a
首页 - 媒体报道/REPORT

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】离校不离心 服务 “不断线” 暑假学校和企业持续助力毕业生求职就业

来源: 新闻中心 添加时间: 2025-08-18

  为深入贯彻落实高校毕业生离校后就业工作推进会精神,学校扎实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,取得积极成效,受到中央媒体的广泛关注。8月15日,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客户端、中国之声《新闻纵横》栏目对我校就业处副处长高媛媛进行了采访,介绍相关工作的创新做法和成功经验,展现了我校在促进毕业生就业方面的积极探索。相关报道摘要如下:111.png  
  连日来,各地各部门积极搭台牵线,推出线上线下专场招聘会、职业指导与技能培训,并积极挖掘基层岗位。高校则持续发挥纽带作用,动态掌握学生去向,点对点推送适配岗位信息,尽全力为暑期离校未就业的毕业生提供支持。各方如何接力、助力毕业生们实现从校园到职场的平稳过渡的?
  上午8时半,在安徽省广德市人力资源市场,一场面向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举办的专场招聘会正在举行,不少高校毕业生手持工作简历,在企业咨询台详细询问岗位要求、薪资待遇等情况。高校毕业生吴越就是其中之一。
高校毕业生 吴越:
  我目前期望的岗位是可以找到文员方面的工作,薪资待遇4千元以上,有双休,五险一金齐全,目前我看了有10家公司,比较有意向的有2家,都投了简历,期待他们的回复。
  除了为毕业生提供过渡性岗位与培训支持,如何在他们离校后持续 “在线”,确保就业服务不脱节,也是各高校着力解决的问题。大连艺术学院就业与社会合作处副处长高媛媛说,学校打造“全周期陪伴”就业服务长效机制,加强与学生的沟通,努力实现“学校—家庭—社会”联动。
  除了各地各高校的积极作为,国家层面也为毕业生提升就业竞争力提供了有力支撑。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吴爱华介绍,依托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,将开展不断线的线上双选会,面向社会需求相对不足的相关专业毕业生,加快推进就业能力提升“双千”计划。
 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 吴爱华:
  经过调研,一批省属高校的微专业就读毕业生,去向落实率明显提升,通过学习补齐了知识和能力的短版,提升了就业的竞争力,为最终落实去向提供了有效的帮助。
  眼下,教育部“高校毕业生离校后就业服务”小程序已经上线,该小程序汇集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内岗位信息,结合毕业生的教育背景、求职期望等,可以为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持续推荐针对性强的就业岗位信息。从专场招聘会到高校的校内岗位开发、全周期陪伴,再到国家平台的优质资源供给,吴爱华表示,多方合力之下,一张覆盖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服务网正越织越密。
  
编辑/杨贤东
审核/杨贤东、田震、金云学
浏览量:29